“選課網”獲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內容、渠道要兼顧

去年8月份,多知網創始人李好宇做了第二個項目——選課網,一個直播課的信息收集、整合平臺,類似于“直播課領域的去哪兒”。
好宇在那個時候提到,直播課將隨著技術解決商的出現,門檻將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機構甚至于是在線教育公司都會選擇直播的形式,而這也促使在這個領域存在一個渠道性產品的可能。
如今大半年過去了,這個想法已經被驗證。目前平臺上已經有近2萬門課,5萬個課時的課程,覆蓋了691家教育機構,4439名老師的近兩萬門課程。而這個數字相較于他們創業最初幾乎翻了3、4倍。
好宇給我打了一個比方:“5萬課時的概念,就是你每天上8個小時,每周不間斷,這些課程也足以讓你上20多年。”
不僅是供方市場,證明了這個邏輯,在服務的需求方上也同樣,有接近400萬的用戶通過“選課網”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直播課程。
好的數據表現,讓“選課網”獲得了來自北極光創投的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也是繼邢帥教育之后,北極光在線教育領域出手的第二單。在此次融資之后,選課網會做以下幾個事情:
1/ 在編輯推薦的情況下,增加關聯推薦以及UGC的內容部分,幫助用戶提高找課程的效率。
2/ 從原先的跳轉模式轉換到交易閉環,讓“去哪兒網”的形態最終建立,提供一站式的選課服務。
3/ 尋找更多的曝光模式,例如近期選課網上線了“秒殺”功能,這種類似于“商城特賣”的方法,不僅是機構營銷手段,同時并不增加機構的成本情況下,發揮“長尾效應”。
聊天到最后,我們把話題又轉回了渠道。好宇認為除了內容、工具、平臺外,渠道也有機會,當然其中和平臺也有交叉。多年來,教育行業的渠道一直被百度所“綁架”,是目前百度廣告收入第二大來源,僅此于醫療。而PC端轉到移動,百度在渠道上的優勢被削減,而這也為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因此,無論是“搜人”還是“搜課”的產品,都有可能存在一個垂直于教育領域的渠道產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