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互聯網+,關鍵在以戰略的眼光眺望遠方

    2015-04-17|發布:41邦電商基地
    “互聯網+”將人、物、商業和萬物聯系在一起,其將沖破經濟與技術的限制,建立任何連接的可能,從而產生顛覆性創新的力量,改變商業模式、改變業態、改變產業。其對企業的管理和轉型,也已經從戰術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

    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科幻小說《三體》

    從世界近代史和現代史來看,創新從一個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有兩種模式:漸進型和突變型,在創新學科領域稱之為漸進性創新和顛覆性創新。

    信息技術理論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的出現,這是典型的顛覆性創新;當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進化的時候,并非是簡單的漸進性創新,而是帶有強烈的顛覆性創新的特性,其所帶來的改變,不僅僅了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你我,也改變了企業。

    更讓這場“互聯網+”轉型的焦慮癥,如期而至。每一個企業都奔跑在前進的路上。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從所謂的傳播角度來說,互聯網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工具,移動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小小從“桌面”到“掌中”的轉移而已。

    但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更大程度地改變了用戶場景、使用方法、連接方式,也同時改變了商業模式、思維方式、組織機構、激勵因素以及創新方法,對企業的管理和轉型,已經從戰術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繼而影響到企業的各個層面。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黑天鵝中“幸福的火雞”故事,和你在管理學中熟悉的“溫水煮青蛙”、“恐龍的滅亡”等故事非常類似,都是說幸福的火雞和暖洋洋的青蛙在很舒服的地過著日子,忽視了環境的變革,來不及進化,最后死翹翹的故事。

    所謂黑天鵝事件,就是在發現澳大利亞黑天鵝之前,歐洲人大多自信的認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黑色天鵝,曾是人們在言談中認為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者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就如同我們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樣,我們絕不認為我們賴以生存、榮耀成功的企業,規范、精細化的管理,嚴謹、嚴密的組織結構,就像一臺永不會生銹的機器,會因為移動互聯網這一只“黑天鵝”的出現,而突然出現故障,停止運轉,最后土崩瓦解。

    正如《黑天鵝》舉出的火雞例子——一只每天有人喂食的火雞,幸福而快樂的生活,喂了1000天,直到復活節的到來,按照慣性思維,火雞認為主人還是會來喂好吃好喝的。完全沒有預料到“黑天鵝”事件出現了,火雞的大限已到,喂食的那只手變成了擰斷脖子的那只手,火雞所幻想的吃飽喝足、飯后徒步的美夢徹底崩潰;

    按照慣性思維,企業按照傳統理念管理企業、傳統方式掙錢、傳統方式激勵員工,幸福生活,快樂無憂;但是有一天,最基層的員工比你更了解市場,消費者似乎在一夜之間,跑到了移動互聯網去和你聯系;中層干部一臉茫然,不知道趨勢如何變化,管理如何執行,你所幻想的美夢也被徹底擊碎。更為可怕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黑天鵝所代表的不確定事件,而是真正的存在!

    這時候,你需要的就是發現瞬變、擁抱挑戰的戰略眼光——并不是移動互聯網來砸掉飯碗,而是一個經濟產業結構所決定的——你的傳統對手不來襲擊你,依然會有其他的企業來砸掉你的飯碗,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互聯網+”的雙向啟動,你未來的競爭對手或許不一定來自于你現有的競爭者。

    正如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所言:互聯網消除了距離,這是它最大的影響。因為距離的消除,效率的提高,成本競爭力、營銷競爭力、品牌競爭力等資源自然向更具效率的企業流動。

    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分析,戰略促使企業從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3個基本點獲得競爭優勢,他將基于這些基本點的戰略稱為一般戰略(generic strategies)。

    現在,互聯網將更強大的激活成本領先戰略(cost leadership),互聯網更加能夠以非常低的單位成本向價格敏感的顧客提供標準化產品,所以小米能夠以柔道戰略跳過傳統手機大牌企業的營銷渠道,以更低的成本取得價格的領先。

    現在,互聯網所造就的社會化媒體、碎片化市場,更能將具有共同興趣的社群聚集在一起,產品更加細分,消費者更容易聚合,差異化的理念更容易直達消費者。波特戰略中的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能夠更加容易向價格相對不敏感的顧客提供產業范圍內的獨特產品與服務——各種差異化的營銷方式、品牌理念將面向更加細分的消費群體,這正在挑戰傳統大牌企業的市場根基,正在一個個的拉走用戶、一群群的占領市場。

    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其重要來源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特別是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而過去非常成功、令人尊重的偉大企業諾基亞、摩托羅拉并非沒有發現這一趨勢,而是原有的企業結構、路徑依賴、渠道設計、思維模式、管理體系等等限制了企業在趨勢面前難以轉型。

    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創新以及帶來的一系列顛覆性應用,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有發明者的想象,所顛覆的并非只是傳統企業,甚至在數字化生存時代,創造了新的產業,越來越多的顛覆性創新層出不窮。

    如同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在1995年的作品《數字化生存》中所寫到的一樣:并非只與計算機有關,還關乎人們的生活。到今天,也可以稱之為:并非只與移動互聯網有關,并非只與“互聯網+”有關,還關乎傳統企業的生死。

    正如我們無法想象手中的智能手機已經超過多年前的計算機一樣,摩爾定律應用已經歸結為一個事實:計算機更加快捷、更加廉價、更加小巧,性能變化速度是上一代的兩倍;也正如梅特卡夫關于網絡價值呈指數增長的定律一樣:一個、兩個電話無足輕重,但是上億部電話所產生的連接,將產生平方的網絡價值。

    當移動互聯網所連接的用戶不僅僅是人,當物也進入了連接的時候,“互聯網+”將人、物、商業和萬物聯系在一起,其將沖破經濟與技術的限制,建立任何連接的可能,從而產生顛覆性創新的力量,改變商業模式、改變業態、改變產業。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創新層出不窮,連人類、社會和國家機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調整,由此引發的巨大變化,對傳統產業的沖擊,以及所帶來的反應速度和創新之間的差距,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矛盾。

    于此引發顛覆定律:科技呈指數增長,但是經濟、管理、法律在慢速的變化,企業推進“互聯網+”只要走在前列,植入到管理,注入到文化,將受益無窮。

    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上一個世紀,工業革命用新的商業、新的管理取代馬車——歷史大潮并非你我就能阻擋的——顛覆性創新并不會因為傳統的、大型的企業步伐緩慢而停止如期而至的步伐。移動浪潮來臨的時候,沖擊的不僅僅是商業模式,其所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將對戰略管理、管理體系、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供應鏈系統等領域產生浪潮式沖擊。

    支撐企業運行、創新、變革的核心之一還是企業的管理,即使所謂互聯網思維改變了頭腦中的東西,難以跟上的管理進化也將成為企業轉型和生存的掣肘。很難想象,所謂一個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企業,一個實施了“互聯網+”的企業,還是原來的那一套管理,結局是會多么的凄慘。

    這時候,你首先需要的就是發現瞬變、擁抱挑戰的戰略眼光——對于互聯網從排斥到擁抱,如果不自我更新,復活節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即使你是互聯網新興企業,也需要實時發現瞬變的戰略眼光。面對一個快速變化和不確定的未來,昨天還在使用的先進武器和管理,今天早上一爬起來就可能已是昨日黃花;今天揮舞起來的感覺,就好像是用前朝的尚方寶劍來斬本朝的官。

    昨天還在驕傲自滿的新興互聯網企業,視自己為“站在傳統企業門口的野蠻人”,今天早上一爬起來,也會發覺已經被其他的企業超越,自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傳統企業。

    如此而言,傳統企業有一點“互聯網+”的焦慮癥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整天陷入焦慮而沒有改變,就沒有任何借口了。首先需要具備發現瞬變、擁抱挑戰的戰略眼光,管理要進化、企業要轉型,你總得首先發現變化、找到方向、確定那么一點點道路吧。

    研發的“互聯網+”——當消費者能夠參與到價值的創造,從消費者出發再回到消費者那里,你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向將發生改變;

    需求的“互聯網+”——當產品的需求需要去以全新的角度、情感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設計的角度去預見性的挖掘,而且所面臨的需求是不確定性的需求,你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方式將發生改變;

    營銷的“互聯網+”——當營銷戰略中最核心的定位,因為消費者的參與,并沒有按照企業所設定軌跡形成,而是產生于消費者的意見之中,經典的營銷管理的4P、4C和STP戰略將發生改變;

    渠道的“互聯網+”——當渠道發生在互聯網上,曾經,傳統渠道對傳統企業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今天成為傳統渠道的巨大包袱——扔不掉、擺不脫,去不了,現在卻成為傳統企業轉型的拖累;

    組織的“互聯網+”——當互聯網的連接和效率提高驅動了企業邊界消失,當阿米巴組織通過互聯網能夠自我形成,企業的組織結構將發生改變;

    激勵的“互聯網+”——當體驗經濟成為主流、當員工的驅動能力不再受到蘿卜和大棒的控制,而趨向于自我實現、挑戰的激勵,人力資源管理將發生改變。

    正如谷歌的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最愛問的問題:現在和之前有什么區別?有什么變得不一樣了?有哪些人們的假設已經不再正確?為什么事物似乎發展得越來越快?——所有的東西都皆有可能發生改變,移動互聯網技術讓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否可以擁有掌控未來和感受未來的機會,取決于傳統企業是否具有發現瞬變,擁抱挑戰的眼光。

    還是談及互聯網大佬們喜愛的《三體》——在宇宙中你永遠不是最弱的,也必然不是最強的。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好了,開始我們首先要做的第一關鍵:發現瞬變,擁抱挑戰的戰略眼光。


    极速快三计划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